1、性能
銅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導熱性、耐腐蝕性和延展性等物理化學特性。導電性能和導熱性能僅次于銀,純銅可拉成很細的銅絲,制成很薄的銅箔。純銅的新鮮斷面是玫瑰紅色的,但表面形成氧化銅膜后,外觀呈紫紅色,故常稱紫銅。
銅除了純銅外,銅可以與錫、鋅、鎳等金屬化合成具有不同特點的合金,即青銅、黃銅和白銅。在純銅(99.99%)中加入鋅,則稱黃銅,如含銅量80%,含鋅量20%的普通黃銅管用于發電廠的冷凝器和汽車散熱器上;加入鎳稱為白銅,剩下的都稱為青銅,除了鋅和鎳以外,加入其它金屬元素的所有銅合金均稱做青銅,加入什么元素就稱為什么元素,最主要的青銅是錫磷青銅和鈹青銅。如錫青銅在我國應用的歷史非常悠久,用于鑄造鐘、鼎、樂器和祭器等。錫青銅也可用作軸承、軸套和耐磨零件等。
與純銅的導電性有所不同,借助于合金化,可大大改善銅的強度和耐銹蝕性。這些合金有的耐磨,鑄造性能好,有的具有較好的機械性能和耐腐蝕性能。
2、用途
由于銅具有上述優良性能,所以在工業上有著廣泛的用途。包括電氣行業、機械制造、交通、建筑等方面。目前,銅在電氣和電子行業這一領域中主要用于制造電線、通訊電纜和其他成品如電動機、發電機轉子及電子儀器、儀表等,這部分用量約占工業總需求量的一半左右。銅及銅合金在計算機芯片、集成電路、晶體管、印刷電路版等器材器件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例如,晶體管引線用高導電、高導熱的鉻鋯銅合金。最近,國際知名計算機公司IBM已采用銅代替硅芯片中的鋁,這標志著人類最古老的金屬在半導體技術應用方面的最新突破。
80年代中期,美國、日本和西歐國家的精銅消費中,電氣工業所占比重最大,中國也不例外。而進入90年代以后,國外在建筑行業中管道用銅增幅巨大,成為國外消費銅的大頭.據位于紐約的銅發展協會(CDA)發表的報告說:1997年,建筑業仍是美國銅產品的最大的最終用途市場,建筑業常利用銅的耐腐蝕性用于制造水管、屋頂及其他給排水設施,此外,還因其美觀的外表而被用于建筑裝修,建筑業用銅占美國銅產品總消費量的第一位。
據中國有色集團內部統計,1997年我國銅的消費構成中電氣行業(包括電線電纜)占77.7%,成為用銅的最大市場。
附注:
1997年的中國銅消費結構數據來源于Simon Hunt的"1990-1997年中國銅消費調查報告"一文,為了避免重復計算,1997 年中國的電線電纜包括在電氣行業中,而以前都計算在機械制造行業里.
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躍益,銅的應用范圍在拓寬,銅在醫學、生物、超導及環境方面開始發揮作用。如,當聚氨酯塑料泡沫含有銅或氧化銅時,能大大減少這種塑料燃燒時所釋放出致命的有毒氣體――氫氰化物(HCN)。大量研究資料證明,銅的殺菌作用可以有效地降低肺炎病菌的傳播,能抑制細菌生長,保持飲用水清潔衛生,所以,未來國內建筑業銅管的發展前景將十分廣闊。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