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泉市物產資源豐富,黑(煤)、白(鋁礬土)、黃(硫鐵礦)被譽為陽泉“三寶”。豐富的自然資源,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現已查明的礦產資源有煤、鐵、鋁礬土、耐火粘土、硫鐵礦、石灰石、大理石、白云石等共52種,其中開采價值較大的有32種,尤其是陽泉的煤、鋁礬土、硫鐵礦以其儲藏量大,品位高,埋藏淺,易開采而馳名國內外。陽泉煤田面積約1800平方公里,儲量127億噸。煤炭質地優良,灰粉小,炭化程度高,每公斤發熱量達7000大卡左右。鋁礬土和耐火粘土儲量達數十億噸,礦石品位高,雜質少,結構嚴密,耐火度高達1750度,在國內外市場久負盛名。硫鐵礦分布面積49平方公里,儲量25億噸,具有含硫品位高,加工省燃料(含炭質),易碎不粘爐等特點。建材資源更是遍及全市,業已同“黑、白、黃”一起,成為陽泉的四大優勢資源。
煤炭資源
陽泉市位于沁水煤田東北隅,境內石炭、二疊紀煤系分布于清城—蔭營—平定城—張莊一線以西地區,分布面積935.44平方公里,經勘探和評價的面積達70%。境內煤炭總儲量為100.77億噸,以高變質年輕無煙煤及貧煤為主。另外,本市尚有大量風化煤、瓦斯和煤成氣資源可供開采利用。沁水煤田是山西省最大的煤田。位于山西省中東部至東南部。北至盂縣縣城、太原市東山小返村,南至晉城市晉廟鋪、陽城縣臺頭、沁水縣古洞泉,西至浮山縣上東、洪洞縣董家原、介休市樊王木壁及北坡,東至陽泉市、昔陽縣、長治市及陵川縣。地理坐標:東徑111°57′~113°40′,北緯35°00′~38°06′。煤田總面積32490平方公里,占全省煤田面積的1/2。累計探明儲量7176591.3萬噸,以無煙煤為主。沁水煤田占據山西省內最大的向斜構造沁水拗陷的絕大部分,其北部、東部、南部與太行山斷拱相接。陽泉市沁水煤田的東北角。
鐵礦資源
陽泉市境內的鐵礦有內生、外生、變質三種類型。內生礦床有邯邢式鐵礦,外生礦床有山西式鐵礦和宣龍式鐵礦,變質礦床包括鞍山式鐵礦、下口式鐵礦和混合巖型鐵礦。另外,錳鐵礦僅壽陽式一種礦床類型,屬外生礦床。其中山西式鐵礦分布面積200平方公里,累計探明儲量2018萬噸,適宜于小規模開采,主要礦區有盂縣洪莊鐵礦區、郊區五架山鐵礦區等十余處;鞍山式鐵礦及錳鐵礦可供鄉鎮企業開采利用;盂縣北部有大面積混合巖分布,是混合巖型礦床的找礦遠景區。
鋁土礦資源
鋁土礦是陽泉市的主要礦產之一,主要沿陽石、平黎公路呈帶狀展布,分布面積200平方公里,保有儲量7.1億噸,有大型和中型礦床各9處。本市鋁土礦礦石質量優良,埋藏淺,易于露天開采,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
非金屬礦產資源
陽泉市學多種非金屬礦產資源。主要有以下幾類:1、化工原料礦:硫鐵礦、重晶石。 2、陶瓷礦物原料:陶瓷粘土、紫砂陶土、高嶺土、灰色粘土頁巖、耐酸粘土。 3、冶金輔助原料礦:耐火粘土(含高鋁粘土)、熔劑白云巖、熔劑石灰巖。 4、建筑材料礦產:石膏、大理石、石灰巖、浮石。 5、特種非金屬礦產:水晶、白云母、剛玉。
硫鐵礦資源
硫鐵礦是陽泉市的主要礦種之一。主要分布于清城、河底、蔭營、南莊、鎖簧等地,賦存面積270平方公里,保有儲量2.6億噸。
陶瓷原料礦產
陽泉市有豐富的陶瓷原料礦產,主要有以下種類: 1、陶瓷粘土:分布于郊區平潭垴、李家莊、義井及平定縣維社、岔口、城關等鄉鎮。 2、紫砂陶土:主要分布在平定縣冶西鎮及郊區辛興部分地區,估算儲量75萬噸以上。 3、高嶺土:主要分布在郊區西南舁、蔭營、白泉、雞洼,平定縣鎖簧、古貝、柏井、槐樹鋪等處,礦體呈窩狀或透鏡狀產出。 4、灰色粘土頁巖:俗稱片矸,主要分布在郊區平潭垴及太湖石村,厚1~2米。 5、耐酸粘土:主要分布在平定岔口—西北口—黃沙浸一帶,分布面積1平方公里,估計儲量600萬噸。
耐火粘土資源
陽泉市的耐火粘土包括高鋁粘土、硬質粘土、半軟質粘土和軟質粘土,以高鋁粘土為主。主要分布于陽石、平黎公路東側,賦存面積200平方公里,探明儲量5.08億噸。
石灰巖資源
陽泉市石灰巖主要分布于東部地區,賦存面積2400平方公里,一般厚40米,品位較穩定,預測儲量為640億噸。
石膏資源
分布于平定縣岔口、郊區三郊及河底等鄉鎮,品級多為Ⅰ、Ⅱ級,估算儲量在2000萬噸以上。
大理石資源
陽泉市大理石主要分布于盂縣北部,分布面積300平方公里,總儲量為12.4億立方米,荒料儲量為6.01億立方米。礦石品種有綠花斑、冰花紅、奶油玉、孔雀、銀灰、七東白、紫錦翠、棕粉等14個品種。本市大理石儲量大,質量好,出荒率較高;礦體均位于侵蝕基準面以上,多數裸露于地表,適于露天開采。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