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記者隨江西省工信委有關負責人深入江銅進行“十二五”節能調研。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江銅集團實現總產值317億元,同比增長9.4%,萬元產值能耗同比下降6.4%,提前完成了今年全年節能任務,實現“十二五”節能工作開門紅。
在絕大多數人印象中,高效益的傳統冶金企業往往伴隨著高污染。而在江銅,卻呈現出另一番景象:空氣清新自然,廠區不見濃煙,取而代之的是蔥郁的綠植點綴其間,放眼望去令人心曠神怡。
江銅集團在節能減排方面取得的成效讓人為之振奮。數字最有說服力。“十一五”期間,江銅集團公司以能源消耗增長11%支撐了陰極銅產量增長90%,萬元產值能耗累計下降30%,累計節能20.98萬噸標煤,超額完成了“十一五”節能目標,也因此連續五年被評為全省節能工作先進企業。
今年上半年,江銅集團實現總產值317億元,同比增長9.4%,綜合能源消費量為32.8萬噸,同比增長3.1%,萬元產值能耗為0.103噸標煤/萬元,同比下降6.4%,實現節能2.1萬噸標煤,提前完成了2011年節能目標任務,實現“十二五”節能工作開門紅。
作為一個傳統資源型企業,江銅實現了生產快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雙贏,其秘訣在哪里?江銅集團副總經理董家輝給出了答案:“在江銅,通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改革傳統生產模式,依靠科技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把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物’變為助推企業發展的‘寶物’,從而完成了對資源‘吃干榨盡’式的充分利用。”
項目是實現發展的助推器。“十一五”期間,江銅集團通過實施《循環經濟試點實施方案》,累計投資16.28億元,建成投產16個循環經濟項目;累計投資8億元,建成各類環保裝置180余臺;投資9億元,對陽極爐煙氣、硫酸中低溫余熱和電解低壓蒸汽余壓資源進行回收,實現年發電量在1.1億度以上,折合標煤約5萬噸。
多年來,江銅每年投入10億元以上資金進行技術研發,通過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研究開發的科技成果獲得了153項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獲得專利376項,2009年被列為國家創新型企業。如:江銅在國內首家采用渣選礦技術,對冶煉產生的閃速爐渣及轉爐渣進行選礦,僅2009年多回收銅金屬9000余噸;與加拿大百泰公司合作采用化學硫化技術回收廢水中銅資源項目,年回收銅資源700噸;與北京礦冶研究院、中南大學等合作,承擔的“有色金屬閃速冶煉過程綜合自動化系統產業化示范工程”,銅冶煉生產效率和綜合回收率分別提高了5%和0.5%,降低能耗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