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異的有色金屬
上周三,大盤再次演繹“煤飛色舞”行情,在其帶下,領資源股拉升股指2.43%。截至當日收盤,27只漲停股中有11只有色股,銅陵有色、江西銅業、中色股份、羅平鋅電等全日強勢上攻。此外,與其并肩作戰的煤炭股如四川圣達、云煤能源和山西焦化等也表現不俗。
“有色金屬板塊具有很大的號召力。”廣東西域投資董事長周水江告訴記者。打開該板塊的K線圖可以看到,其在前幾波小反彈中已有異動,那么為何選擇這個時點突然大爆發呢?理財周報在新年的第一期《龍年1號》中已給出一個邏輯——超跌,2011年,大盤下跌24%,而同期有色金屬整體下跌近45%。
而點燃這個超跌板塊的火把則是銅期貨的“突變”。2011年年底,倫銅價格觸底反彈,而滬銅幾乎同步開始啟動。
從2012年1月10日開始,滬銅更是節節攀升,至上周四,價格從55110元/噸一度沖至62230元/噸。如此凌厲的漲勢傳導至A股,以銅為代表的有色股發力領漲大盤。
因全球經濟疲軟而導致需求不足的有色金屬在過去的一年萎靡不振,在世界經濟依然不明確的情況下為什么價格暴漲?也許這與中國有關,去年下半年,中國開始大量進口精銅,這直接拉升了倫銅期貨的價格。
據數據顯示,截至前一周,倫敦銅庫存大幅下降逾6萬噸,而同期上海期貨交易所銅庫存增加7萬多噸,作為世界兩大銅期貨市場,這一數據的對比絕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