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之家網訊:銅陵有色擬向深海禁區要銅礦。浩瀚的太平洋海底,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而深海礦業一直是傳統采礦業的禁區,面對資源“短板”,銅陵有色大膽突破,將目標瞄準了太平洋海底銅礦。銅陵有色轉型升級,眼光頗具“國際范”。日前,“走進大型企業和重點項目”集中采訪團來到銅陵有色,深入調研其如何打造超千億元國際化企業集團的發展路徑。
向深海禁區要銅礦
資源一直是銅陵有色的短板,對于三大銅業上市公司來說,銅陵有色資源自給率最低。 “除冬瓜山銅礦和安慶銅礦屬達產穩產礦山外,其余或者為資源枯竭產能萎縮礦山,或者為在建產能未形成礦山。 ”銅陵有色股份公司副總經理詹德光介紹,與企業冶煉能力相比,原料自給率嚴重不足,約90%的礦產原料依賴國內外采購。
找礦,成為銅陵有色的頭等大事。 “以往部分邊、難、殘、小礦體沒有回采,現在這部分礦體也要回采。 ”詹德光表示。 “吃干榨盡”已有礦山、開拓國內外礦產資源,是大多數礦業公司的做法。銅陵有色也在這些方面做起了文章。比如,在國外辦礦方面,銅陵有色收購了加拿大鋅業公司17.65%的股權,與中國鐵建聯合收購了在厄瓜多爾擁有大型銅礦帶開采權的加拿大科里安特公司,與其他企業合作在智利等國開展了風險探礦工作。
不過,出乎很多業內人士預料的是,銅陵有色將觸角伸向了傳統采礦業的禁區——深海礦業。公司已與加拿大鸚鵡螺礦業公司簽署海底礦石加工合作協議,就俾斯麥海域海底礦開展合作,成為鸚鵡螺礦業公司的合作伙伴。銅陵有色稱,如果項目合作順利,公司將獲取穩定的原料供應,三年中每年提供銅精礦含銅8萬噸左右,占公司每年境外采購的比例約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