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之家網訊:中捷股份1.97億元收購銅礦。中捷股份(002021)18日晚間披露,公司6月15日與遼寧佳拓重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等出讓方簽署了《股權轉讓合同》,擬收購內蒙古突泉縣禧利多礦業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成交價格1.97億元。
據悉,禧利多礦業為在產礦山,主要從事銅礦開采和銷售,有穩定經營收入。遼寧佳拓保證標的公司2012年度經審計凈利潤不少于人民幣1200萬元,并同意就差額部分承擔足額補償責任。
本次股權收購的交易對方為遼寧佳拓、自然人曲延偉、呂喜軍、朱傳曾,其中遼寧佳拓持有標的公司75%股權,曲延偉持有標的公司10%股權,呂喜軍持有標的公司10%股權,朱傳曾持有標的公司5%股權。
據悉,目前選礦廠生產正常(日礦石處理能力為300噸),產品為品位21%的銅精礦,銀綜合回收在銅精礦中。禧利多礦業因銅精礦產量規模小,目前僅能滿足周邊個別單位采購需求。赤峰云銅有色金屬有限公司為禧利多礦業近兩年唯一客戶,銷售方式為直接交易。
2011年,禧利多礦業生產銅精礦78407噸,營業收入2426.29萬元,營業利潤344.74萬元,凈利潤285.74萬元。
據悉,本次對內蒙古突泉縣禧利多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全部權益價值的評估采用了資產基礎法和收益法。資產基礎法評估結果為11998萬元,收益法評估結果為9952萬元。上述兩種方法評估結果差異2046元。其主要差異為收益法評估時因可收益年限的限制假設禧利多礦業在采礦權結束后不再經營,所以房屋建筑物及巷道等構筑物均為報廢資產,無收回價值;而資產基礎法是在禧利多礦業長期持續經營的假設前提下進行評估的,更接近企業實際情況,因此收益法與資產基礎法存在差異。兩種方法的評估結果實際沒有可比性。綜上所述,本次評估結論最終采用的是資產基礎法評估結果。
禧利多礦業目前擁有1個采礦權和1個探礦權。禧利多礦業現持有內蒙古自治區國土資源廳核發的《采礦許可證》,礦山名稱內蒙古突泉縣禧利多礦業有限責任公司鬧牛山礦區銅礦,開采礦種為銅礦,以地下開采方式生產,生產規模為9萬噸礦石/年,礦區面積1.347平方公里。采礦權證有效期限為3年,自2011年6月3日至2014年6月3日。
2008年3月,禧利多礦業受讓興安埃瑪礦業有限公司所持突泉縣鬧牛山外10圍銅銀礦探礦權,轉讓價款人民幣300萬元。
中捷股份表示,公司主業工業縫紉機制造,屬于傳統制造產業,行業門檻低,同質化競爭非常突出,加上下游服裝產業極易受勞工成本、匯率等外部因素影響,導致服裝企業對設備需求不穩定,從而造成公司業績難以取得重大突破和保持穩定增長。經營環境的改變,促使公司進行適當多元化嘗試,加大力度朝著更有利于未來長遠發展的產業投入。
公司此次擬收購的鬧牛山銅礦為在產礦山,收益穩定。通過加強管理和合理投入,將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提升公司的經營實力和盈利能力。同時,該礦山各項條件成熟,為公司初次涉礦減輕了跨行業經營風險,有助于公司積累在礦山采選和管理方面的經驗。本次收購股權成功后,公司正式涉足礦山采選行業,對公司發展戰略具有重大意義,也是公司多元化嘗試邁出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