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之家網訊:中國經濟增速,下行態勢未變。上半年剛剛過去,中國經濟的第一個6月份數據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7月1日公布。在世界經濟一片低迷之中,中國經濟走勢萬眾矚目。作為宏觀經濟重要先行指標,6月份的PMI給我們展現出怎樣的中國經濟走勢?我們該如何看待和應對?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公布的6月份中國制造業PMI,比上月回落了0.2個百分點,仍在經濟擴張與收縮的臨界點50%之上。與5月份PMI比上月大幅回落2.9個百分點相比,6月份PMI的回落幅度明顯收窄。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科技信息部分析報告認為,這顯示出中國經濟雖有下行壓力,但趨穩基礎正在形成。
“從6月份的PMI走勢看,中國經濟增速下行的態勢沒有改變。但在一系列‘穩增長’措施作用下,下行勢頭明顯放緩,并沒有落至一些人預計的臨界點之下。”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咨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分析認為。
從統計局公布的PMI走勢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今年以來,PMI從1月份50.5%起步,2月份緩慢攀升至51.0%,三四月間受節后開工、天氣轉暖等季節性因素影響快速攀升至53.1%、53.3%,5月份驟落至50.4%,6月份略降至50.2%。
“盡管出現了經濟趨穩的一些苗頭,但仍有不確定性,‘穩增長’的措施要抓緊落實。同時,要抓住經濟增速回落的有利時機,推動結構調整,深化改革。”張立群這樣看待當前的應對之策。
國家已經明確提出,把“穩增長”放到宏觀調控更加重要的位置。近期采取了包括降息、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加大對小微企業扶持力度、鼓勵節能產品消費、結構性減稅、啟動重大項目等一系列措施。
王軍認為,要把已出臺的“穩增長”政策措施貫徹落實好,特別是加大結構性減稅力度,貨幣政策也有進一步預調微調的空間,但目前并不需要像“4萬億”計劃那樣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