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要點供給邊際收縮趨勢日益凸顯,看好錫價中樞上行基于全球錫礦供給邊際收縮、中國精錫供需修復的邏輯,我們看好國內精煉錫的價格中樞上行,核心理由有三點:(1)從緬甸來看:從緬甸進口的錫礦主要是當期產出疊加庫存釋放,占國內原料供應近三分之一。在緬甸原礦品位下降、開采難度加大的大趨勢下,當地礦山選廠的產能利用率已低至40%,錫礦產量明顯縮減;并且佤邦政府、礦商和保稅區庫存(據ITRI,中國保稅區庫存已持續低于1000噸金屬量)均已去化至低位,綜合當期產出的減少和庫存的逐步釋放,我們預計2018年緬甸出口至中國的錫礦量同比減少1-1.5萬噸金屬量,而2019年錫礦出口減少的速率和幅度有望更加明顯;(2)從中國來看:日益提高的環保成本疊加不斷下滑的加工費大幅壓縮了國內冶煉廠的利潤空間,以錫業股份000960股吧)為代表的行業龍頭公司陸續對冶煉設備進行停產檢修;(3)從印尼來看:近期印尼商品與衍生品交易所(ICDX)的錫交易完全停止導致印尼對中國的精錫出口中斷,進一步加劇了精錫供應的緊張。
布局完整錫產業鏈,當之無愧的錫行業龍頭公司公司是世界錫行業龍頭企業,完整布局錫產業鏈,2017年公司錫金屬中國市場占有率43.55%,全球市場占有率21.08%。同時,公司還擁有銅、鋅、銦及其他有色金屬深加工縱向一體化的綜合競爭優勢。(1)從礦產端來看:公司擁有錫金屬75.18萬噸、銅金屬119.84萬噸、鋅金屬407.73萬噸、鉛金屬8.38萬噸、銦金屬0.62萬噸儲量。2017年公司生產錫精礦2.89萬噸、銅精礦2.71萬噸、鋅精礦11.67萬噸,近年來礦產產量保持穩定。(2)從冶煉端來看:公司目前擁有錫冶煉產能8萬噸/年,銅冶煉產能10萬噸/年,2017年錫精礦和銅精礦自給率分別為37%和29%;新建的鋅冶煉10萬噸/年、銦冶煉60噸/年產能預計在2018年底投產,原料可實現100%自給。(3)從加工端來看:目前公司擁有錫材產能3.8萬噸/年、錫化工產能2.4萬噸/年。
錫價上行彰顯公司投資價值,給予“買入”評級從行業來看,在未來緬甸錫礦進口持續下滑,其他地區錫礦供應難有較大增量補給,加之產業鏈整體庫存偏低的情況下,錫礦的供給緊張將逐步向精錫及錫錠環節傳導,看好2019年國內精煉錫價格中樞上行。從公司來看,錫業股份作為全球第一大精錫生產商,在錫行業的龍頭地位舉足輕重,更是A股市場最主要的錫行業標的,給予公司“買入”評級,預計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別為0.61元、0.77元和0.91元,對應PE分別為18X、15X、12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