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看看搜狐焦點的詳細報道:
“春節零成交”、“成交創新低”類似這樣的新聞充斥著節后媒體的版面。不過如果是有心者,翻一翻往年的新聞,會發現“春節冷”是一種“節令”,是照例會發生的事情,其實嚴格說起來并不能算是新聞。
“我不在廣州呢。”昨日,當記者致電業內人士進行采訪的時候,過半的被訪者都仍然沉浸在幸福的節日中。瀏覽業內營銷人士的微博,發現過年期間,大家不是在旅游,便是合家團圓,總之還苦逼著賣樓的幾乎沒有。
“我認為春節冷不具備指標意義。”知名專家韓世同這樣認為。“年年出這種傻瓜新聞,不知道大多數房企和代理公司春節放假到初五才上班嗎?” 廣東保利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余英很是不以為然。的確,放足大假過冬、過年,其實是春節成交陷入冰點最重要的原因。而如果要深究其背后的原因,開發商為什么會對春節如此不感冒,如此瀟灑放假呢?大概與預期相關。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2012去賣樓。”一位營銷人士開玩笑地說,對于開發商來說,2012年的每一天,都是困難的日子。過一個大年,放一次長假,也算是戰前的修整心情吧。而真正具有指標性意義的季節,也許在接下來的三四月,“小陽春如果行情仍然不佳,開發商必然會進一步調整策略了。”一位集團華南老總如此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