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調查真實有效的話,暫時還沒有能力買房并期待女友理解的男青年恐怕是要失望了。
劉倩來自河南某農村,在老家,結婚必須有房是一個“不可講價”的條件。在當地農村自建房花費在20萬元左右,跟在當地縣城買一套100平方米的商品房價格差不多。如果男女雙方兩家共同負擔,大多數人還可以承受。
但在大城市想買套房子,就不是那么簡單了。
小胡也是“結婚不買房就是耍流氓”這個觀點的支持者,他2008年大學畢業后到蘇州工作。雖然還沒有經濟實力去買房,但他覺得結婚沒有婚房的話,感覺就像沒有家一樣。租房子結婚,過著一種很不踏實的生活,感覺還是在“漂”。“所以,我覺得結婚就應該買房,即使首付是從親戚朋友那兒借的,即使房子小一點,只有30平方米。”
北京科技大學教授趙曉認為,結婚就要買房這個觀點反映了中國人的一種普遍觀念,它更多地是表達了一種愿望,就是居者有其房。有房子讓人們感覺比較幸福。另一方面,從經濟發展的方面來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取得了巨大的發展,買房也成了個人在經濟上的一個合理追求,是小康水平的一個表現。
但現實是,即便是這個口號的認同者,有些也無法達到口號里的買房要求。
殘酷的現實
“如果把買房作為結婚的條件,那我們的愛情就結束了。”河南女孩劉倩說,男友跟她都不富裕,如果要在他們目前工作的廈門市買房子,簡直是白日夢。買不起房子的另一個原因是,坐著板車的工資無法與坐著火箭的房價同步。在房價跟工資、積蓄的賽跑中,不到半年,積蓄就敗下陣來。